close

河北滄州市:讓群眾感到法律有用

[手機看新聞][各軍營單位抽肥字號 大 中 小][打印本稿]

十幾年前的一天,河北滄州市普法辦公室主任於洪玉帶著普法宣傳材料,到滄州市鹽山縣趕鄉鎮“普法”大集。當他熱情地給老鄉們送普法資料時,換來的卻是一句“俺們不要”。“為啥?”“俺們和法律沒關系!”老鄉們的回答幹脆利落。

於洪玉和同行的人隨後去瞭那位說普法資料沒用的老鄉傢裡,他們看見老鄉兒子的新婚照。“結婚瞭嗎?”“結瞭。”當於洪玉說出婚姻法中不被視為婚姻關系的幾種條件時,老鄉愣住瞭。於洪玉接著說,結婚瞭還需要人口與計劃生育法,孫子上瞭學還需要義務教育法、未成年人保護法一般家庭抽肥。老鄉終於明白瞭,原來生活處處都離不開法。

從1992年起從事專職普法工作至今,在於洪玉長達25年的普法生涯裡,這隻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小故事。經歷瞭“二五”“三五”“四五”“五五”“六五”“七五”6個階段的全民普法工作,於洪玉一直有一個樸素的普法理念,即一定要讓老百姓認識到法律有用,才能把法治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。

於洪玉的另一重“身份”是河北省普法講師團成員和滄州普法講師團副團長。他的講臺遍佈鄉村、社區、學校、企業、機關。除瞭在本轄區內進行法治講座,於洪玉還經常被附近市縣邀請舉辦法治講座。二十幾年來,直接接受其法治教育的對象達100餘萬人次。

於洪玉註重對領導幹部普法,註重對人民群眾普法。在有著700多萬人口的滄州市,很多人都受到瞭於洪玉普法理念的影響。他到運河區調研,發現很多社區鄰裡糾紛很難處理,不僅涉及法律問題,更是涉及鄰裡關系等道德問題。於是,於洪玉摸索出一種普法工作新形式——“今天我來當法官”。這種普法新形式,先是通過“案情回放”來展示故事,再通過“七嘴八舌”來鼓勵你來我往的法律辯論,最後由律師、法官等專業法律工作者“一錘定音”。

滄州市“渤海大廈職工安置問題”是個“老大難”問題。該企業早已資不抵債,一些職工生活沒有保障而經常上訪。於洪玉擔任渤海大廈破產清算組組長後,不僅每周召開清算組會議就具體問題進行以案釋法,而且在渤海大廈職工大會、職代大會上不厭其煩地講解具體法律問題,引導職工依法維護自身利益,化解問題矛盾。自於洪玉進各級學校抽化糞池駐以後的6年多來,這傢企業沒有發生一起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,他還成瞭很多職工的好朋友。

於洪玉註重提高農村基層幹部的法律素質,他常說:“基礎穩固,大廈才能蓋得起來。”他善於用問問題的方式來提高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的法律素養。滄州市的每一個鄉鎮,5700多個村的村幹部都聽過於洪玉的法律課,他們都熟稔地喊他“於老師”。

從“六五”普法後期開始,於洪玉帶領的滄州普法團隊在全省率先開通瞭“三微一端”(微博微信微電影和客戶端),“新媒體”普法陣地實現瞭市、縣、鄉全覆蓋。今年6月12日,河北省新媒體普法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滄州市召開,滄州市新媒體普法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。經濟日報記者 李萬祥

(責任編輯:梁靖雪)
arrow
arrow

    fxd191rj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